成都楼市大招,“新城建”真的来了

成都楼市大招,“新城建”真的来了

2022年3月15日,住建部发布关于《住宅项目规范》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宣布《住宅项目规范》已起草完成,意味着距离正式落地不远了。

楼市大招,“新城建”真的来了

距离2019年2月18日第一次发布《住宅项目规范》(征求意见稿),已过去三年时间。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酝酿,和我们房子息息相关的建筑指标有什么变化?

关注重点整理如下:

1、层高抬高。

住宅最低层高,从2.8米调高到3米,卧室、起居室的室内净高从2.4米调高到2.5米。

楼市大招,“新城建”真的来了

相较于现行规范,层高和净高标准分别增加了20厘米和10厘米。层高变高,舒适度提升。

2、首次规范门的净宽。

新建住宅建筑户门的通行净宽不应小于0.90m。

主要是满足人员疏散安全和消防人员背负装备进出的需要。

3、电梯设备升级。

二层及二层以上的住宅建筑,每单元应至少设置1台电梯。2019版的要求是四层及四层以上住宅应设有电梯。

四层及以上,至少设置1台可容纳担架的电梯,同时明确担架电梯尺寸。

采用宽轿厢时,轿厢长边尺寸不应小于1.60m,轿厢短边尺寸不应小于1.50m

采用深轿厢时,轿厢宽度不应小于1.10m,轿厢深度不应小于2.10m

十二层及以上,每单元应至少设置2台电梯,且其中至少应有1台为可容纳担架的电梯,至少应有1台为消防电梯。

4、板材加厚。

新建住宅建筑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板厚度不应小于100毫米。

楼板加厚,隔音效果更好,可以减少邻里矛盾纠纷。

5、防水年限延长。室内防水设计年限,从20年延长到25年。

6、备选设施增加。

住宅项目应配置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或预留安装条件;居住街坊内应设集中绿地。

7、日照采光等。

每套住宅应至少有一个居住空间能获得冬季日照,每套住宅卧室、起居室、厨房均应有直接采光。

可以看出,未来建的房子,质量和舒适度方面均在升级,在人性化方面的设置比较完备,尤其是防灾救灾,还有适应老龄化方面,都有一些进步。

不过,针对大众关心的公摊面积,该规范尚未提及废止。

02

新的住宅规范发布,具体会产生哪些影响?

第一,大部分老房子自动降级,城市住宅更新范围扩大。

消费升级、产品更新换代,住房也是如此。5G一来,3G4G就要逐步淘汰。

新的住宅项目标准之下,有些隔音差、层高低、户门“打架”的房子,没有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的小区,事实上已经降级,成为下一步更新改造的目标。

住建部已把老旧小区改造,纳入“新城建”的工作目标之一。

特别是2000年以前建成的大量老旧小区,这些住房面积小、配套差,质量不高,群众改善居住环境和居住条件的要求比较迫切。同时,新冠肺炎疫情也对居民改善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方面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

在楼市黑铁时代和房地产存量市场,即使不建房子,凭借住宅更新改造,也能使房地产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第二,建筑成本上升。

《住宅项目规范》具有强制性特征,一旦实施,所有市场主体均须遵照执行。

对于房企来说,建筑成本一定是增加的。

比如层高3米的标准出台后,开发商就不能偷层高的面积。

因为每一层的层高略低,整体就会多出1到2层的空间,能够卖的住宅数量就更多一些。

再一个电梯的费用也更贵。

一般来讲,家用电梯价格一般在6-20万元左右。而担架电梯要求能放下担架,消防电梯要求井道和大厅必须有独立的隔离空间,因此价格更贵。

加上配备绿地、充电桩等设施,林林总总加起来,以后造房子的成本确实上升了。

第三,房价会因此上涨吗?

虽说建筑成本会上升,但是,房价主要是受到市场供需影响。

此外,房地产政策和货币政策,也对房价走势形成强力干预。

稳,仍是目前房地产的主基调,减轻购房者负担是主方向。

所以,新的住宅项目规范出台后,相信会有相关政策,帮助房企消化这些成本,尽量减少购房刚需的消费负担。

03

综合来看,房子的产权70年,建筑结构设计工作年限不应低于50年,防水结构设计25年。

从买房换房的角度,一个人不可能一辈子守着一套房过日子,从客观角度看,最起码要换三次房。

时代在发展,质量再好的房子,过20年后来看,也是落伍了。

所以,买房投资需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

选择级别高的城市和人口流入多的城市是一方面,买新不买旧,选择品质更好、设计更新的房子,也很重要。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成都_知房居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zhifangju.com/6758.html

(0)
上一篇 2022年4月2日 23:06
下一篇 2022年4月3日 00:10

相关文章

  • 成都房源竟有小到26平方的户型住宅,成都最小的住宅

    26.46平米!不是商办产品,而是主城区住宅一套新房的建筑面积!4月8日,东二环华侨城滨江壹号项目取得预售,除了1021套房源、16099-18902元/平米的单价外,建面不足30平米的房源也让成都新楼市格外关注。 26.46平米的户型到底长什么样 根据华侨城滨江壹号官方公布的房源情况来看,本批次推售的房源中,包含建筑面积26.46平米-28.04平米、1室…

    2022年4月10日
  • 成都最新房价来了环涨0.9%,领跑全国70城!

    在一波又一波的楼市利好政策下,各线城市的房价变化究竟如何?6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2年5月份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整体来看,5月份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涨幅回落或降幅扩大。 重点城市中,北京房价同比涨幅领跑全国。此外,成都楼市交易活跃,新房、二手房价格环比领涨全国。 成都环涨0.9%领跑全国 广州、深圳房价略有上涨 整体来看,5月份,70个大中城市…

    2022年6月17日
  • 楼市大洗牌后,2个新规改变人们购房选择,老房子业主迎好事

    早前笔者针对人们的购房意愿和很多读者聊过,不少人表示如果真的考虑居住感受,一定会选择购买新房,而且会选择较高的楼层,因为这些年随着楼市快速发展,房屋兴建项目多,为了配合人们的物质享受,新项目工程都会具备完善的物业体系,譬如人车分流、地下车库、健身休闲板块、中央空调等等,这些房子加分选项已经成了不考虑其他外部因素的首要选择。 加之,高楼大厦已经成了主流,不管是…

    2021年6月13日
  • 双流区约48亩地 成交价10400元每平方

    2022年成都第二批次集中供地已于7月12日正式开拍,本轮土地持续三天,共拍卖55宗土地,总面积约3040亩。 双流区约48亩地 成交价10400元每平方 7月13日,土地开拍第二天,共拍卖22宗土地。其中,双流区东升街道约48亩纯住宅用地被空港兴城置业竞得,成交楼面价10400元/㎡。 据悉,该地块位于双流区东升街道普贤社区集体,净用地面积47.9879亩…

    2022年7月13日
  • 武侯区约46亩地 成交价14100元每平方

    2022年成都第二批次集中供地已于7月12日正式开拍,本轮土地持续三天,共拍卖55宗土地,总面积约3040亩。 武侯区约46亩地 成交价14100元每平方 7月13日,土地开拍第二天,共拍卖22宗土地。其中,武侯区机投桥街道约46亩纯住宅用地被武侯资本竞得,成交楼面价14100元/㎡。 据悉,该地块位于武侯区机投桥街道潮音社区4、5、6组,净用地面积46.3…

    2022年7月13日
  • 双集中土拍最大供应区郫都 清水限价最高12200元/㎡

    2021年6月7日,成都首次双集中的40宗土地,将拉开拍卖大幕。首批集中供地面积达3449亩,均采取“设置可售商品住房清水最高销售均价+配建并自持固定体量租赁住房+设置土地最高限价+续竞自持租赁住房面积比例”的方式进行拍卖。 ▲成都首批双集中供地40宗土地一览表   中心城区双限地的上市,全部要求“限房价、定品质、竞地价”对宗地所在版块未来2-3年内的新房的…

    2021年6月4日
  • 70余城优化楼市调控:从三四线城市扩至部分省会,郑州福州哈尔滨为何率先行动?

    70余城优化楼市调控:从三四线城市扩至部分省会,郑州福州哈尔滨为何率先行动?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莎 北京报道 3月,郑州、哈尔滨、福州先后发文或表态,对限贷、限购或限售政策进行调整,成为首批对房地产限制性政策进行调整的省会城市,这也意味着房地产需求端政策调整正从三四线城市扩大到部分市场压力较大的二线城市。 根据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统计,截至3月底,今年全…

    2022年4月3日
  • 省会城市争推新政促买房,为何却“只做不说”?

    “杭州、成都、南京等强二线城市调控放松后,二手房成交明显增长,政策效果持续性较强。”贝壳研究院指出,但郑州、兰州、哈尔滨等弱二线城市调控政策出台后,短期成交量增长但后期政策效果弱化,持续性较弱。 中新财经6月28日报道,从对限购政策的调整到土拍市场的火热,中部地区六大省会城市之一的安徽合肥,最近频频有好消息自楼市传来。以合肥为代表的多个省会城市率先“打样儿”…

    2022年6月29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