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将于今年4月开展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产治理行动

住建部:将于今年4月开展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产治理行动

人民网北京3月30日电 (王仁宏)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通知,决定开展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产治理行动(以下简称“治理行动”)。通知明确,集中用两年左右时间,聚焦重点排查整治隐患,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夯实基础提升安全治理能力,坚决遏制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特大事故,有效控制事故总量。

围绕上述目标,通知从严格管控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全面落实工程质量安全手册制度、提升施工现场人防物防技防水平、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工程示范带头作用5方面明确重点任务。

通知要求,工程参建单位要建立健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以下简称“危大工程”)安全管控体系,确保危大工程安全风险受控。同时,突出建筑起重机械、基坑工程、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脚手架工程、拆除工程、暗挖工程、钢结构工程等危大工程以及高处作业、有限空间作业等高风险作业环节,“逐企业、逐项目、逐设备”精准排查各类重大隐患。要建立重大事故隐患台账,分级分类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隐患,边查边改、立行立改,坚决防止隐患变成事故。各地要对重大事故隐患进行挂牌督办,实现闭环管理,逐项跟踪整改落实。对拒绝整改或拖延整改的企业和人员,依法依规整顿,确保整改到位。

要加快编制印发工程质量安全地方手册和企业手册,要把贯彻落实手册与日常监督检查、建筑工人技能培训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工程参建单位要根据手册有关要求,完善企业内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工程参建单位安全生产关键人员要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切实将手册要求落实到每道工序、每名员工、每个岗位,做到职责到岗、责任到人、措施到位。

工程参建单位要落实安全培训主体责任,强化持证上岗和先培训后上岗制度,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技能水平。同时,要强化现场安全防护措施,加强临时用电管理,强化楼板、屋面、阳台、通道口、预留洞口、电梯井口、楼梯边等部位保护措施,做好高空作业、垂直方向交叉作业、有限空间作业等环节安全防护,切实改善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条件和作业环境。鼓励工程参建单位应用先进适用、安全可靠的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加快淘汰和限制使用危及生产安全的落后工艺、设备和材料。加快推广涉及施工安全的智能建造技术产品,鼓励利用先进信息技术推动智慧工地建设。要增强风险应急处置能力。工程参建单位要加强应急值守工作,遇到紧急情况和突发事件,及时报告、妥善处置。

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方面,通知要求,建设单位要严格遵守招投标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做到应招尽招,不得规避招标,并按照基本建设程序,依法办理施工安全监督手续,取得施工许可证,不得任意压缩合理工期和造价,不得使用未经审查或审查不合格的施工图设计文件,不得“边审查、边设计、边施工”。同时,要依法将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不得肢解发包、指定分包。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应依法承揽工程,不得围标串标、无资质或超越资质范围承揽业务,不得转包、违法分包、挂靠、出借资质。建设单位应将质量检测业务依法委托给具有相应资质的质量检测机构。对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单位和个人,要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对发生生产安全事故负有责任的企业和人员,要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加大处罚力度。加强安全信用建设,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及时曝光违法的单位和个人,公开处罚信息。各地要抓紧完成“两违”专项清查,对于排查发现的违法建设,要及时采取措施,分级分类妥善解决。

政府投资工程参建单位要严格履行法定基本建设程序,不得未批先建、边建边批,不得以会议审议等非法定程序代替相关审批。要落实建设资金,保障合理工期和造价,确保工程效益和安全生产。同时,要严格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对存在违法违规行为或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政府投资工程参建单位,除依法予以处罚外,还应依法依规对相关责任人员给予党纪政务处分或组织处理。要积极应用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技术,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示范工地。要当好安全生产排头兵,建设精品工程、绿色工程、安全工程,发挥好政府投资工程典型示范作用。

根据安排,治理行动将分为动员部署阶段(2022年4月1日—4月15日)、排查整治阶段(2022年4月16日—2022年12月)、巩固提升阶段(2023年1月—2023年12月)稳步开展。地方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按照本通知和本地具体实施方案,组织开展治理行动。并于2022年7月底前,对本行政区域内所有房屋市政工程在建项目进行一次全面排查,对发现的隐患问题及时整改;2022年9月底前,要开展隐患排查整治情况“回头看”,对前一段工作实施层级检查和重点项目抽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适时对各地房屋市政工程治理行动工作情况开展督查。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成都_知房居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zhifangju.com/6777.html

(0)
上一篇 2022年4月3日 00:13
下一篇 2022年4月3日 00:17

相关文章

  • 成都住房公积金缴存提取贷款政策调整解读

    《成都住房公积金缴存管理办法》《成都住房公积金提取管理办法》《成都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经成都住房公积金中心(以下简称公积金中心)系统修订完善,并通过第四届成都住房公积金管委会审议,定于2021年9月1日印发,2021年10月8日实施。现就政策调整作如下解读: 政策调整背景 落实市委财经委员会议要求。2020年5月18日市委财经委会议强调“住房公积…

    2022年3月28日
  • 青羊区约23亩地 成交价15200元每平方

    2022年成都第二批次集中供地已于7月12日正式开拍,本轮土地持续三天,共拍卖55宗土地,总面积约3040亩。 7月13日,土地开拍第二天,共拍卖22宗土地。其中,青羊区黄田坝街道约23亩纯住宅用地被华润抽签竞得,成交楼面价15200元/㎡。 据悉。该地块位于青羊区黄田坝街道黄土社区7、8组,净用地面积22.7479亩,容积率2.5,起拍楼面价13300元/…

    2022年7月13日
  • 银保监会回应停贷事件

    最近,多地业主因楼盘延期交付宣布停止还贷的事件引发广泛关注,对此,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作出回应。 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最近关注到个别房企楼盘出现延期交付情况,这件事的关键在于“保交楼”,对此银保监会高度重视。 下一步工作中,银保监会将继续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坚持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保持房地…

    2022年7月15日
  • 成都三部门:“代持”购房、“无资格购房”等存在风险!

    日前,中国银保监会四川监管局网站显示,成都市住建局、四川银保监局、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营管部等三部门联合就商品房交易相关风险提示。据了解,近期有媒体报道个别不法中介能够“帮助”无资格的购房人取得购房资格、假借他人名义“代持”购房、挪用经营贷或消费贷资金购房等现象,给购房群众带来风险和隐患,严重扰乱房地产市场秩序和金融秩序。 △网页截图来源:中国银保监会四川监管局…

    2021年5月7日
  • 4月LPR报价出炉,1年期和5年期均维持不变,5年期以上LPR为4.6%

    4月LPR报价出炉,1年期和5年期均维持不变,5年期以上LPR为4.6% 央行最新公布,4月LPR与3月份相比保持不变,继降准之后,降息落空!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22年4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7%,5年期以上LPR为4.6%。以上LPR在下一次发布LPR之前有效。 【4月LPR报价出炉:1年期和…

    2022年4月21日
  • 成都楼市大招,“新城建”真的来了

    成都楼市大招,“新城建”真的来了 2022年3月15日,住建部发布关于《住宅项目规范》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宣布《住宅项目规范》已起草完成,意味着距离正式落地不远了。 距离2019年2月18日第一次发布《住宅项目规范》(征求意见稿),已过去三年时间。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酝酿,和我们房子息息相关的建筑指标有什么变化? 关注重点整理如下: 1、层高抬高。 住宅最低层…

    2022年4月3日
  • 成都二手房成交参考价公布,从限价到二手房指导价,政府定价来了

    近来的楼市,很多人纷纷突然关心起了“二手房指导价”的问题,为什么呢? 因为最近有包括成都、南京、杭州等房价冒头的城市,陆续出台了二手房交易参考价的消息。 比如,5月10日,宁波公布了9个热点学区范围内112个小区的二手住房交易参考价格;5月14日,成都各大房产中介传出要求下架所有单价超过39300元/㎡的房源。 当然,更早对二手房房价进行介入干预的还有杭州,…

    2022年8月13日
  • 成都锦江区东湖畔、成师附小旁新增16亩住宅用地

    近日,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网站公示了“锦江区东湖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第6.2版)局部用地控规修改方案公告”。根据该公告,在锦江区锦江畔、成师附小(华润校区)旁边将新增一块面积10802平方米(约16亩)的住宅用地,地块西侧是约2700平方米的绿化用地。对于这种拥有名校、湖泊的优质地块,肯定很抢手;目前该地块已空置出来,就看什么时候出让了。 控规调整示意 地…

    2021年5月25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