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房返补贴、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4月超50城调整楼市政策

为满足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各地继续因城施策调整房地产政策,除热点城市明显增多外,具体手段呈现多元化、精细化“一区一策”的趋势。

据中指研究院检测,4月截至24日,50余城(城市与一季度有重复)出台房地产相关政策超70条,明显高于前三个月。近日,上述名单仍在持续扩充,如无锡、沈阳等城市。

据界面新闻粗略统计,4月份以来,已有近30个城市在公积金政策、购房补贴、降低购房门槛及信贷首付等方面进行调整,三四线城市依旧是“主力军”,但也有不少省会城市、热点城市已跟进此轮调控小高峰。

调整公积金成主流趋势

4月份,甘肃兰州、云南昆明继郑州之后相继出台了系列政策,涉及货币化安置,降低二套房首付比例、调整公积金政策等各个方面,满足群众多元化置业需求。

4月上旬,上海临港区优化了人才购房政策,重点支持单位人员工作时间可缩短至3个月,此前的要求“须在新片区工作满一年以上”。

江苏则成为本月密集发布政策且关注度最高的省份。目前,省会南京市已普遍下调了房贷利率,针对首套房购房者,可以给出5.2%的利率,二套房利率大部分银行降至5.4%-5.5%,并且放款速度加快。

另外,南京两个区域放松了限购,4月上旬,六合、溧水两区针对外地户籍购房者,放开了一套房的购房门槛,外地户籍可直接购房。

江苏另一热点城市苏州则是调整了限购、限售政策,二手房已由限售5年改为限售3年,针对外地购房者的所需3年内社保/个税连续缴纳24个月门槛降低为累计缴纳。苏州还提高首次使用公积金贷款额度至个人最高60万、家庭最高90万。

由苏州代管的县级市常熟也发布了最新的人才购房补贴政策。全日制本科及以上、中级以上职称人才及技师以上高技能人才购买新房,可享总价1%补贴。

除南京、苏州外,江苏多个城市也于调整了公积金贷款政策,如泰州市姜堰区双职工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上调至50万元;盐城公积金贷款家庭最高限额上调至60万元,贷款还完可再次申请;无锡除提高额度外,针对二孩或三孩无锡户籍家庭,公积金购房最高可贷100万元。

实际上,调整公积金已是各地放松房地产调控的主流趋势,多个省会城市如福州、昆明、兰州、银川都在4月发布了最新调整,均以支持缴存职工改善住房需求为出发点。

具体来看,福州提出第二次申请纯住房公积金贷款首付款比例下调为40%;银川提出首套房结清再次申请公积金贷款,最低首付比例调为30%;兰州取消住房公积金贷款结清满一年后方可再次申请贷款的限制。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指出,公积金政策是地方可以执行的最没有成本的救市工具,除了受限额度外,商业银行贷款政策需要央行发布,而公积金政策可以各地出台政策执行。公积金额度不高,不会影响购房者投机,大部分公积金使用都是刚需和改善购房者,对于地方政府来说,选择公积金政策宽松,可以给市场释放稳楼市信号。

手段逐渐多元化

除了公积金、人才购房补贴这类政策外,各地还出现了此前较为少见的放松方式,优化调整力度逐步加大。

在放松“五限”方面,浙江衢州成为首个公开放松限售、限购的城市,中部热点城市长沙为了加速非住宅商品房去化,放松了房地产“五限”之中的“限商”,提出允许存量用地“商改住”,并且买公寓最高补贴4%契税。

交易税费也出现调整,4月26日,沈阳将个人住房转让增值税免征年限由5年调整为2年,能够降低二手房的交易成本,成为全国首个从增值税角度调整的城市。

四川绵阳调整公积金政策,提出业主可申请提取本人及配偶住房公积金用于电梯增设,以解决老旧小区改造的问题。

同时,一些行业性组织也在设法“救市”,近日,天津房地产业协会房企开会,研究如何加快房地产开发的项目销售工作、相邻项目良性竞争机制等。

值得注意的是,4月份出台政策的很多城市,曾于此前或本月已出台过房地产领域的政策,比如福州、兰州、昆明以及郑州。

3月发布支持房地产行业发展的系统方案后,郑州本月再此次提出,要加大对房地产业等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4月15日,郑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何雄表示将实施青年人才安居工程,“郑州将综合运用青年人才驿站、人才公寓、共有产权住房及发放首次购房补贴等方式,为青年人才提供安居保障。”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对界面新闻表示,“连续补充出台政策是一个明显的规律,因为房地产涉及市场、金融等各个领域,所以政策一旦放松的话,就不是一次性的,而是会出现各种程度、范围、渠道的放松。”

中指研究院报告指出,预计二季度稳定房地产市场的政策将持续出台,如企业端加大房企纾困力度,帮扶有价值的企业渡过难关;需求端全面支持合理住房需求释放,加大信贷支持力度,适度修正限购、限贷等政策,促进销售回暖。

目前来看,仍有热点城市在放松调控的路上,如天津近日拟调整公积金政策,虽然还未落地,但已进入意见征集阶段。

伴随着楼市的整体热度上升缓慢,将会有更多的城市在改善当地楼市环境方面出台放松政策,市场也依然期待更多的稳增长政策。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成都_知房居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zhifangju.com/8137.html

(0)
上一篇 2022年4月27日 18:08
下一篇 2022年4月27日 20:53

相关文章

  • 人民银行副行长发话尽快推出1000亿元再贷款支持物流等企业融资

    人民银行副行长放话尽快推出1000亿元再贷款支持物流等企业融资 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严峻,经济面临新的下行压力,市场主体困难明显增多。在多重挑战下,货币政策如何助力稳增长?金融举措如何支持市场主体纾困发展?金融市场如何应对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带来的影响?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日前接受了新华社记者采访。 稳健货币政策提前布局、靠前发力 问:为实现经济社…

    2022年5月8日
  • 楼市回暖,购房要抓紧机会,注意避免遇到烂尾

    当下楼市回暖似乎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有些事情需要购房者格外注意。 楼市整体见底回暖趋势越来越明显,一线城市引领:伴随着各地调控调整,楼市回暖是必然,但不同的城市回暖速率也有较大的差异,从目前来看,一线城市正引领楼市热度回升。 统计数据显示,6月全国新房找房热度环比上涨2.3%。一线城市新房找房热度环比上涨16.9%,上海6月找房热度环比上涨6…

    2022年7月9日
  • 楼市大洗牌后,2个新规改变人们购房选择,老房子业主迎好事

    早前笔者针对人们的购房意愿和很多读者聊过,不少人表示如果真的考虑居住感受,一定会选择购买新房,而且会选择较高的楼层,因为这些年随着楼市快速发展,房屋兴建项目多,为了配合人们的物质享受,新项目工程都会具备完善的物业体系,譬如人车分流、地下车库、健身休闲板块、中央空调等等,这些房子加分选项已经成了不考虑其他外部因素的首要选择。 加之,高楼大厦已经成了主流,不管是…

    2021年6月13日
  • 成都2021年全市商品住宅类用地供应计划总量1100公顷

    成都市人民政府网站3月31日消息,2021年,全市商品住宅类用地供应计划总量1100公顷,与2020年商品住宅类用地供应计划总量相比增长21%,占2021年经营性建设用地(商品住宅类用地和商服类用地)供应计划总量的68%。   2021年度各区安排住宅用地供应计划1050公顷,其中商品住宅类用地供应计划700公顷(含单列安排租赁住房用地70公顷,占商品住宅类…

    2021年4月18日
  • 成都楼市又开始低迷,这段时间成交量大大缩小

    成都楼市低迷几乎是很多人的共识,不过就算是楼市再低迷,开发商们之间的竞争还是在的,而且一些业内人士称,开发商们下半年的争斗将更加激烈,成都楼市又开始低迷,这段时间成交量大大缩小。 不知不觉,2022年已经走了大半了,这大半年里,成都品牌房企推出了诸多房源,不过,这些只是前菜,更多的主菜还在“后厨”等着端上市场! 多名房企内部人士表示,2022年上半场,受观望…

    2022年5月27日
  • 3月份70城房价公布,乌鲁木齐居然了涨1%

    中新经纬4月15日电 国家统计局15日公布3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显示,3月70大中城市中有29城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2月为27城;环比看,乌鲁木齐涨幅1%领跑,北上广深分别涨0.4%、涨0.3%、跌0.1%、涨0.8%。 国家统计局网站截图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绳国庆解读时称,2022年3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商品住宅销售…

    2022年4月16日
  • 央行重磅发声!事关住房按揭、信用卡等还款调整

    央行重磅发声!事关住房按揭、信用卡等还款调整 中国人民银行今日召开,2022年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会上透露了哪些,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关键信息? 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 进一步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表示,今年以来,货币政策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稳健货币政策灵活适度,政策发力适当靠前,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2022年4月16日
  • 成都开发商虚假广告可投诉 发布违法广告被罚 10.55万 11.5万元

    “临街现铺 坐地生金”、“3万人潮处 谁买谁先富”……这些宣传语,看起来很吸引眼球,其实违法了。 近日,成都市市场监管局发布了2022年第一季度查处的违法广告典型案例,其中,有不少都是扯眼球的房地产广告。 成都立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在 “雍锦澜湾”项目宣传中使用“临街现铺 坐地生金”“雍锦澜湾 临街现铺 狠赚财富不用等”临街现铺 看得见的炙热财富机会 3万人…

    2022年5月10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