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房屋发生自然死亡事件,买方能否以“凶宅”要求撤销合同

房屋内发生过死亡事件,签约时业主未告知,事后买方能否以此为由,要求撤销合同?

是否属于“凶宅”,要按什么样的标准判断?在现实中,对“凶宅”有着怎样的定义呢?

案例

2018年11月,业主老李去世,其唯一的儿子小李成为继承人,随后在12月办理完继承公证手续。

2019年5月,小李与买方小王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并支付10万元定金。

后来小王得知,老李因为胃癌逝世于交易房屋中,认定为交易房屋为凶宅,要求解约并退还定金。小李拒绝后,小王诉至法院。

原告小王陈述

签订买卖合同时,被告小李并未告知在该房屋内发生过死亡事件,被告故意隐瞒此时,使其在违背真实意愿的情况下签订了买卖合同,构成欺诈,要求法院判决:

1、请求撤销双方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

2、被告返还已收取的定金10万元;

3、本案诉讼费用由被告承担。

被告小王陈述

1、父亲老李是由于高龄,加上疾病原因去世,不属于通常交易所说的“凶宅”,并不影响原告的正常居住,且原告在交易过程中,并未表示如果房屋内发生过死亡事件,则不会购买;

2、该房屋买卖合同时在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下签订的,双方都属于完全民事行为人,且原告知情父亲去世,合同有效,不存在瑕疵,原告不享有合同撤销权。

法院判决

驳回原告全部诉讼请求

分析

1、病逝于房屋内,房屋是否属于“凶宅”?

目前,法律上对“凶宅”尚无明确定义。市面上一般所说的“凶宅”,是指发生过自杀、他杀、意外死亡等非正常死亡事件的房屋。故而因疾病去世,或自然老死,属于不可控的自然规律,这类死亡不会被判定为“凶宅”。

2、法院为什么没有驳回原告请求?

原告认为被告未告知其父去世于交易房屋内一事构成欺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四条规定: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发给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而上述案件中,被告父亲病逝于交易房屋内,不属于通常所说的凶宅,且原告对被告父亲逝世一事知情。在此情形下,不能以被告未主动提取亲人逝世相关信息的行为,推断出其主观上具有故意隐瞒、诱使原告签订合同的故意。

因此,被告的行为不能认定为欺诈,故不能撤销合同。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成都_知房居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zhifangju.com/8192.html

(2)
上一篇 2022年4月27日 15:50
下一篇 2022年4月29日 20:52

相关文章

  • 农村土地赔偿标准依据

    一、农村土地赔偿标准依据 1、农村土地赔偿标准依据是以被征地亩数乘年产值乘补偿倍数。征收农村土地应依照土地原用途依法、及时、足额的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住宅和其他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费用,并安排被征地人群的社会保障费用。 2、法律依据: 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条规定 征收农用地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通过制定公布区片综…

    2022年3月11日
  • 买卖二手房时买房人反悔想违约或毁约怎么办?

    买房子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除了提供钱以为还需要防备各种买房的骗局。在现实生活中购房者们可谓是绞尽脑经避免自己不利的条件。但是百密一疏最有一漏,在买房的过程中总有碰到一些困难。遇到了这些不顺的事该如何解决呢? 为了给买卖双方都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今知房居就用常见的四种情况给大家来解读一下买房人违约或毁约的原因及法律对策。 一、买方因缺少支付房款能力而对房屋买卖…

    2022年4月29日
  • 集体土地有多个宅基地的如何处理

    一、集体土地有多个宅基地的如何处理 集体土地有多个宅基地,如果是一户村民拥有多处的,如果宅基地不是合法取得,村委会应当收加多的宅基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第六十二条 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 人均土地少、不能保障一户拥有一处宅基地的地区,县级人民政府在充分尊重农村村民意愿的基础…

    2022年3月11日
  • 宅基地上的房屋能否立遗嘱

    一、民法典中宅基地上的房屋能否立遗嘱 宅基地地上房屋可以立遗嘱。 我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规定:公民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 这是法律赋予公民用立遗嘱形式处分个人财产的权利。 用遗嘱处分个人财产的方式有二种:遗嘱继承和遗赠。立遗嘱人可以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数人继承遗产。遗赠则是立遗嘱人将个人财产赠给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 …

    2022年3月13日
  • 买房定金或预订款已付但未签合同,款项能否退回?

    实际生活中,对于退房退定金的情况在购房时还是较常见的,如果购房者决定买房并交了首付,后因种种原因不想买了,那么,购房 “定金”或“预订款”已付但未能签合同,款项能否收回? 首先,购房者一定要分清自己向开发商支付的是“定金”还是“预定款”,这决定了购房者收回款项的难易程度。差别如下: 1.如果购房者已向开发商支付了“预订款(或:预付款、意向金、订房款等)”、之…

    2021年6月6日
  • 交房日期一再拖延和逾期,购房者应该如何维权

    购买的期房迟迟无法交房,一拖再拖,购房者可根据其商品房五证是否齐全的情况来维权。 对很多家庭来说,买房是件人生大事,有些家庭甚至要花掉一辈子的积蓄买一个房子,但买房之路崎岖,苦等几年开发商却迟迟不肯交房的事情屡见不鲜。面对此类问题,购房者该怎么办呢? 真实案例 市民陈先生在2010年时购买了一套期房,当时交付了60%的房款,并与开发商签订了购房合同,约定交房…

    2022年7月28日
  • 地役权是怎么分类的

    地役权是怎么分类的 (一)积极地役权与消极地役权以地役权的实现方式为标准,可将其划分为积极地役权和消极地役权。积极地役权是指地役权人可在供役地上为一定的积极行为的地役权,也称作为地役权。消极地役权是指以供请求权役地人不得为一定行为为内容的地役权,因其负有一定不作为的义务,而非单纯的容忍义务,又称不作为地役权。 (二)地役权的继续地役权与非继续地役权以地役权的…

    2022年3月12日
  • 地役权利用期限是多久

    地役权利用期限是多久 此时依具体约定而定,设定地役权,双方当事人要协商确定其期限,当事人对地役权的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事后作出补充协议。设立地役权的双方当事人,如果是建设用地使用权人或者是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他们之间设立的地役权的期限,不得超过他们各自用益物权的剩余期限。 实践中可能发生需役地的土地使用权与供役地的土地使用权期限不一致的情况,比如…

    2022年3月12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