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线房价上涨快于三四线、南热北稳 房租也在涨

4月16日,在由中新社举办的“国是论坛:2022年第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上,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住房大数据项目组组长邹琳华指出,近期核心城市房价出现上涨,一二线城市房价上涨快于三四线城市,整体呈现出“南热北稳,东热西稳”的态势。

今年一季度租房市场也出现了联动上涨,这和物价上涨有一定的关联性。当前部分城市房价上涨过快与全球宽松的影响有关系。

他认为,当前经营贷流入楼市的主要原因是按揭性贷款高于经营性贷款,建议适度降低房贷利率。同时,在改善性需求成为主导的背景下,不能单纯为了抑制投机而限制正常买卖,现在有些地方买房需要打分,这是不正常的市场现象。

全球宽松,房价房租联动上涨

当天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3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3600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3.8%,比2019年1—3月份增长20.7%,两年平均增长9.9%。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68.1%,办公楼销售面积增长34.4%,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增长24.9%。

同期,商品房销售额38378亿元,增长88.5%,比2019年1—3月份增长41.9%,两年平均增长19.1%。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95.5%,办公楼销售额增长44.0%,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额增长25.8%。

邹琳华指出,一季度房地产市场强劲复苏,销售额和销售面积之间有25%的差额,这主要是由房价上涨贡献的。

他指出,中国刚从疫情中走出来,部分城市房价已经复苏,这和2009年有些相似。近期,部分核心城市房价也出现了上涨,与2019年相比,2021年房地产存在以下鲜明特征:

首先是市场分化显著,一二线城市房价上涨快于三四线城市,还有一些三四线城市房价在下跌。

邹琳华指出,根据其监测,一线城市里深圳上涨非常快,上海也上涨非常快,广州稳中有升,二线城市里面也有部分城市快速上涨,而宁波、东莞、杭州、厦门等比较平稳,三线城市中盐城、马鞍山等上涨过快,而一些投机过度的城市,比如廊坊、保定仍在下跌。

其次是地域差距明显,房地产市场总体呈现出“南热北稳,东热西稳”的格局,北部、西部城市房价总体平稳。

其三是热点城市内部分化比较严重,不仅城市间差距明显,城市内部分化也很严重,热点城市房价上涨往往以热点学区上涨为先导。

其四是改善性需求成为主导,中国房地产市场已从总量短缺过渡到总量过剩的阶段,此前首次置业是购房的主力,目前改善性需求成为市场主体。

“这也可以部分解释为什么城市的内部分化如此严重,地段或者学区好的房子涨得更快,因为现在主要是改善性需求。”

第五是租房市场出现联动上涨,去年热点城市房价上涨,租金其实在持续下跌,但是2021年,房价上涨的同时租金也在上涨,这和物价的整体上涨有一定的关联性。

“短期来讲,当前部分城市房价上涨过快与全球宽松的影响有关系,疫情以来,各国纷纷采取了非常宽松的货币政策,由于这个原因,全球多个国家,比如美国、澳大利亚、韩国房价都出现了上涨。”

他指出,短期内相对宽松的货币环境不发生逆转,一线和二线城市的房价上涨还会持续一段时间,涨得最快、最早的城市的房价可能会被政策按住,但是其他二线城市还会上涨。

不过,他认为,在当前环境下,全球经济并没有从疫情中走出,所以说房价结构性上涨要演变成全面上涨的局面可能性很小。

建议适度降低房贷利率,支持正常居住需求

关于当前市场形势的政策建议,邹琳华首先建议适度降低房贷利率。

他认为,当前经营贷流入楼市的主要原因是按揭性贷款高于经营性贷款。此前也有经营贷流入楼市的问题,只不过按揭性贷款低于经营性贷款,后者往往难以覆盖成本甚至亏损,但是目前的情形又发生了变化。2020年以来,受全球货币环境宽松,信贷政策支持中小企业融资,商业性贷款利率大幅度降低的影响,经营性贷款开始低于按揭性贷款,这就造成了把商业信贷拿去买房的情况。

因此,他建议在信贷整体利率出现大幅下调的情况下,有必要适度调低制度性购房的按揭利率,促进房贷利率市场化,这既可以维持政策支持力度,降低家庭购房负担,另外也可以缓解资金倒挂。

此外,邹琳华建议,要合理利用现在政策。他认为,当前住房市场的形势和2010年限购政策刚出台的形势相比有了很大变化,目前一二线城市已经进入了存量房市场,限购限贷政策如果设计不科学的话,会把正当的换房需求挡在门外,不利于经济平稳发展。

邹琳华指出,对于正常的居住性需求应该给予充分支持,不能单纯的为了打击投资投机而限制正常买卖。“现在有些地方买房需要打分,这是不正常的市场状况。”

在他看来,单纯通过抑制需求来控制房价上涨很难有所作为,抑制房价的重点要放在提高供给上来。

“从长期政策上看,在供给端,要完善住房保障,提高供给效率,单一的供给主体问题会比较大,要通过多种方式拓展土地供应渠道;在需求端,房地产税是一个方向,但其对市场不会有很大的冲击,因为落地也需要时间。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成都_知房居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zhifangju.com/3127.html

(0)
上一篇 2022年5月1日 17:23
下一篇 2022年5月3日 17:09

相关文章

  • 千亿房企巨头一级市场频频出击,上市公司争相出资产业LP方兴未艾

    国家商报了解到,4月19日,地产龙头保利发展发布了两份参与或出资设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公告。其中一项是向百亿基金——上海城市更新引导基金投资不超过20亿元,获得该基金19.996%的份额;另一种是旗下一家全资子公司以GP(普通合伙人)身份与建信(北京)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信投资)共同设立租赁住房基金,另一家全资子公司出资不超过20亿元作为这只基金…

    2022年4月20日
  • 成都住建局提醒:租房权属核验很重要

    近期,因“闲鱼”平台(成都频道)存在允许未取得备案资格的经纪人或租赁从业人员发布房源信息、允许经纪人以个人身份代理发布他人房源信息、发布房源未经核验等违规发布行为,成都市住建局和成都市委网信办联合对闲鱼平台进行约谈,要求其下架所有违规发布的租赁房源信息。截止2021年4月23日,该平台已按要求下架违 近期,因“闲鱼”平台(成都频道)存在允许未取得备案资格的经…

    2021年5月2日
  • 成交额402亿,成都第二次集中供地结束

    今日(7月14日)是成都二批次集中供地的最后一天,11宗地亮相拍卖桌,覆盖新都区、青白江区、温江区、新都区、新津区。 最终,10块宗地成功拍出,总成交面积708.5349亩,合计成交金额41.58亿,1块宗地流拍。 至此,成都二批次集中供地落下帷幕。据统计,大成都范围内共计供应了55宗,合计约3040.0913亩。最终成交53宗,总成交面积2914.7295…

    2022年7月14日
  • 中央政治局会议:增加住房供给 防止以学区房等名义炒作房价

    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关于住房方面,强调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供给,防止以学区房等名义炒作房价。 会议指出,要辩证看待一季度经济数据,当前经济恢复不均衡、基础不稳固。要用好稳增长压力较小的窗口期,推动经济稳中向好,凝神聚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通国内大循环、国内…

    2021年5月7日
  • 国资持续强势,华润豪掷74亿连拿4地

    今日(7月13日)上午10点开始,22宗地陆续登上拍卖席,开启2022成都二批供地次日的征程。 国资持续强势,华润豪掷74亿连拿4地 今日拍卖的22宗地块,分别来自天新、武侯、成华、锦江、青羊、青白江等多个中心城区,出让面积超1192.84亩,共揽金约176.55亿元。 相较昨日,今日地方国资平台公司更加活跃,龙泉国投、陆港兴辰、蓉华置业、武侯资本等均有斩获…

    2022年7月13日
  • 5月20日 房贷利率再次降息 房贷下调0.15%,首套最低可至4.25%

    520果然友爱的一天。 5月20日,央行宣布“降息”,5年期以上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由上期的4.6%下调15个基点至4.45%,1年期LPR则未调整,仍为3.7%。 结合不久前出台的下调首套房商贷利率下限政策,此次“降息”,或意味着房贷利率迎来进一步下降。 5年期以上LPR曾长期保持稳定,今年以来则已迎两次下调,近期各地也纷纷下调房贷利率,出台楼市支持…

    2022年5月21日
  • 成都市颁发四川省首本不动产居住权登记证明

    4月19日,市民肖女士从成都市不动产登记中心领取了不动产居住权登记证明,这也是四川省颁发的第一本居住权登记证明,标志着居住权登记在四川省正式落地实施。    居住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新增的一种用益物权,赋予居住权人对他人所有的住宅享有占有、使用的权利,旨在解决“房子不归我,但我却能住”问题,为保障“居者有其屋”具有重大意义。 &n…

    2021年5月1日
  • 天府新区93亩地 成交价11600元每平方

    2022年成都第二批次集中供地已于7月12日正式开拍,本轮土地持续三天,共拍卖55宗土地,总面积约3040亩。 天府新区93亩地 成交价11600元每平方 7月13日,土地开拍第二天,共拍卖22宗土地。其中,天府新区正兴街道约93亩纯住宅用地被华润抽签竞得,成交楼面价11600元/㎡。 据悉,该地块位于四川天府新区正兴街道回龙村一组,净用地面积93.0052…

    2022年7月13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