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住房公积租房提取业务相关规定的通知

成都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关于租房提取业务相关规定的补充通知
各缴存职工:
为更好地支持保障职工基本住房需求,根据《成都住房公积金提取管理办法》,现将《成都住房公积金提取管理实施细则》中租房提取业务相关规定补充通知如下。
一、关于租房提取业务相关规定
租赁合同未登记备案的,职工每月可提取一次,也可按季提取,每季提取金额不超过 2100 元、每年累计提取金额不超过8400 元。
二、执行时间
本通知自 2022 年 3 月 16 日起执行,原有规定与本通知不一致的,按本通知执行。未涉及事项仍按原有规定执行。特此通知。


成都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2022 年 3 月 15 日

成都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行政管理部 2022 年 3 月 15 日印发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成都_知房居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zhifangju.com/6537.html

(0)
上一篇 2022年3月28日
下一篇 2022年3月30日

相关文章

  • 多年后这两样东西比房子更昂贵 空气和土地

    房子是每个人的日常必需品,且数额巨大,动辄或升或落都会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老百姓如此,学者和企业家等公众人物更是如此。众所周知,国内前任首富马云,除了电商生意风生水起之外,还有两大“爱好”,一是做公益,二是创造金句。特别是近两年,马云对房地产行业也颇有自己的一番理解,那句“未来8年,房价如葱一样便宜”的话,几乎家喻户晓,同时也保有争议。而最近他又一“楼市…

    2022年5月6日
  • 最新!成都这些地方老旧小区改造名单公布!有你住的小区吗?

     最新!成都这些地方老旧小区改造名单公布!有你住的小区吗? 最新!成都这些地方老旧小区改造名单公布!有你住的小区吗? 近期,成都老旧小区改造 已经在逐步实行了 很多小伙伴都还想知道 成都各区县详细的改造名单 我们也一直在为大家关注最新消息 这不,又有几个区县改造名单出炉 快来看看吧~ 补助计划 《成都市城镇老旧院落改造“十四五”实施方案》明确,锦江区、青羊区…

    2022年4月2日
  • 成都天府新区恢复原来限购政策?假的此消息是谣言

    近日,网络谣传的“成都楼市新政”内容引发热议,天府发布官微对天府新区恢复原来限购政策这一消息已进行辟谣。

    2022年4月8日
  • 3月份70城房价公布,乌鲁木齐居然了涨1%

    中新经纬4月15日电 国家统计局15日公布3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显示,3月70大中城市中有29城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2月为27城;环比看,乌鲁木齐涨幅1%领跑,北上广深分别涨0.4%、涨0.3%、跌0.1%、涨0.8%。 国家统计局网站截图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绳国庆解读时称,2022年3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商品住宅销售…

    2022年4月16日
  • 去世房贷未还完,民政局成遗产管理人

    男子去世房贷未还完,“民政局成遗产管理人”是一次普法 没有人料想到,当一个人孤单离世后,接手他的遗产的,竟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单位。 2016年1月,时年38岁的北京丰台人杨某利去世,留下了一套没有还完贷款的商品房。杨某利父母双亡、未婚、无子女,也没有兄弟姐妹、祖父母和外祖父母,更未留下遗嘱。这意味着,没有人继承杨某利的房子。近日,一场诉讼在丰台法院进行,…

    2022年5月3日
  • 开始严厉打中介涉嫌给客户和房东业主“避税”的违法行为

    近日,开始严厉打中介涉嫌给客户和房东业主“避税”的违法行为,国家税务总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了: 《关于规范涉税中介服务行为促进涉税中介行业健康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要求,税务、网信、市场监管部门要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强化重要问题的协调会商,建立监测研判、调查处理、协同管理的闭环运行机制,形成工作合力。…

    2022年4月25日
  • 5天5城放宽购房政策,更多城市跟进?

    5天5城放宽购房政策,更多城市跟进? 又一省会城市出台多措施稳地产,这次是兰州。 4月5日,记者从兰州市政府网站了解到,兰州为优化营商环境出台了四大“硬措施”,其中一项措施包括降低个人购房门槛,首套房贷首付比例最低两成,二套房贷首付比例最低三成;减轻个人住房消费负担,对结清贷款再购第二套房按首套房贷款政策;对孝老抚育住房需求放松区域限购政策等。 这是继大连、…

    2022年4月6日
  • 成都三部门:“代持”购房、“无资格购房”等存在风险!

    日前,中国银保监会四川监管局网站显示,成都市住建局、四川银保监局、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营管部等三部门联合就商品房交易相关风险提示。据了解,近期有媒体报道个别不法中介能够“帮助”无资格的购房人取得购房资格、假借他人名义“代持”购房、挪用经营贷或消费贷资金购房等现象,给购房群众带来风险和隐患,严重扰乱房地产市场秩序和金融秩序。 △网页截图来源:中国银保监会四川监管局…

    2021年5月7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