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作为人生中的头等大事,自然是要多上心,从选地段,选楼层,选户型,到装修等等都是要亲力亲为一步都不敢大意。交了那么多钱,做了那么多努力,为的就是早日能住进心心念念的新房,然后开启全新的人生之旅。不过很多购房者却在入住后发现了问题,明明买的是120平的房子,怎么住进来以后这么拥挤,左看右看也不像是120平的房子该有的样子,经过了一番的询问和了解之后,才明白是公摊面积的原因,赶紧找专业人士来家里测量了一番,差点昏过去,怎么整个房屋的套内面积连100平都不到!那我剩下的那20多平跑哪去了?
其实公摊面积这一说,从存在到普遍实行以来,一直都受到了购房者的强烈指责,物业费我额外交,水电费我额外交,就连取暖费我都按购房面积来交,凭什么到头来买到手的房子缩水这么多?毕竟大家的钱都是辛辛苦苦面朝土背朝天挣来的,谁都不想去当冤大头。对此开发商也表示很委屈,不管建设什么结构的房屋,总是要存在一定的公共空间供各家各户的业主来使用,别的不说,就是楼梯,肯定是每个人都要用的吧,像公共门厅过道,设备间,垃圾道等等都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业主建设的,最后业主住进去了,享受该享受的便利了,那么所产生的费用自然是要业主来承担的。
但是广大的购房者可不这么认为,从全世界的范围来看,大部分的国家都是按套内面积来计算房价的,并不存在公摊面积这一说法,怎么就偏偏中国的房价和物业费都要算上公摊面积。而且公摊面积的比例始终都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全按开发商一张嘴说的算,法律法规上也没有上限的设定。早在2010年的时候,就有新闻曾报道过山东高密某楼盘高到惊人的公摊面积,100平米的房子,购房者只能用到48平米,对此不少网友调侃,明明买的是大三居,最后却变成的单身公寓,简直是令人啼笑皆非。就更近的来说,8月份的时候,一篇名为《买房100平得70,公摊面积让我们很受伤》火遍了朋友圈,同时也激起了大量网友的共鸣。
一般情况下,高层住宅楼的公摊面积要大于多层楼房,多层的公摊系数一般在0.11到0.16,高层房的可达到0.18到0.26,每套房子与公用空间之间的分隔墙或外墙,一般公摊面积是墙体面积的二分之一,不过不同的楼盘甚至是同一个小区不同的楼栋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具体的还需要实地测量。
目前,“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已经是全国民众的共识了,开发商也不能拿公摊面积来说事,通过公众的利益来谋取盈利。对购房者来说,大家都希望有一天公摊面积能被取消,不少人也对此表示了担心,如果公用面积的费用不再按业主数来平摊,那是不是就会把这些钱直接加到房价里去。但是在现如今的购房模式下,购房者更关心的应该是如何提高警惕,以免遇到各别开发商模糊公摊面积的情况。
从一般的情况来看,电梯,门厅过道,通风井等算作是公摊面积还是比较合理的,也是大部分业主都可以接受的,但是有的开发商会建设独立的停车库,需要购房者额外购买,这种情况下如果再把车库的面积算到公摊面积里,就是不合理的做法了。另一方面,购房者为电梯的面积买了单,但是几乎每个楼盘的电梯都会张贴广告,那这些电梯广告的收益去哪了?
既然现在没有更好的办法来解决公摊面积所带来的不满,购房者就只能通过自身的努力来避免遇到不公平的现象,因此在买房签合同时,可以要求加上附加条件,如果公摊面积超过了一定的幅度,购房者是有权退房或申请补偿的,也可以和开发商约定好找一家公认且正规的测量机构对房屋面积进行现场测量,尽可能的做到真实透明,避免日后产生不必要的矛盾,也能让业主买的放心住的安心。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成都_知房居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zhifangju.com/4074.html